治疗方法:
四石汤(自拟方)组成:珍珠母30 g,石决明30 g,代赭石30 g,磁石30 g,白芍30 g,钩藤20 g,夏枯草20 g,牛膝15 g,山楂20 g,丹参20 g。加减:气虚者加黄芪30 g,党参20 g;
血虚者加当归12 g,天麻15 g;肝肾不足者加枸杞20 g,熟地15 g,山茱萸15 g;痰湿者加法夏12 g,藿香15 g,佩兰15 g,莱菔子20 g;血瘀者加红花12 g,川芎15 g,白芷12 g。
煎服法:水煎内服。将方中前4味药物先煎30分钟,余药后下再煎15分钟,每剂药煎2次,分3次服,每日1剂。7天为1个疗程,可用1~2个疗程。一般在服药2剂后血压下降较明显。
本病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,从肝治疗高血压病是很重要的一环。《内经》有载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。刘完素指出,眩晕与风火有关,“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。而木复生火,风火皆属阳,多为兼化,阳主乎动,两动相传则为之旋转……眩晕而呕吐者,风热甚故也”。
肝肾不足,精血衰耗,水不涵木,肝阳偏亢,内风以起。或因风木过动,中土受伐,不能御其所胜,致饮食不化,变为痰涎。宗归为风、火、痰、虚、瘀。本方之设治其肝阳之亢,痰火之扰,肝肾不足,气滞血瘀。
方中珍珠母平肝潜阳,明目安神。石决明平肝潜阳,取其重镇,代赭石镇逆平肝,磁石重镇安神,平肝潜阳,益肾纳气,菊花、钩藤、夏枯草清肝熄风,牛膝引热下行,亦补肝肾。白芍平制肝木以育阴,山楂理脾活血而降压,丹参养血活血,调节新陈代谢,改善脑血管的弹性,有平稳降压的特点。
本方不适宜阳虚之证。